逐步前行:五年小步积累,EAGC 企业架构社群的成长与分享

一眨眼 2025 已经到来,需要对 2024 做个总结,前面已经对敏捷个人生活方向盘的“财富”、“健康”和“工作”维度做了分享,今天就来说说“贡献”维度吧! 回顾 2024 年,在“贡献”这一维度上,我认为自己有个贡献就是创立了企业架构社群 EAGC,并成功举办了 5 届企业架构大会。这一切的起步并不算完美,但它见证了企业架构在国内的逐步推广与发展。当初,企业架构这一理念在行业内并不广为人知,而如今,随着越来越多的咨询项目、咨询师的涌现,国内也逐步涌现了自己的企业架构书籍,行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了显著提高。

1. 引言:心怀使命,逐梦企业架构

回顾我与企业架构的缘起

我的企业架构之路,起步于 2009 年。那时,因工作需要,我开始在软件开发中研究并实践企业架构。最初,企业架构这个概念对我而言既陌生又充满吸引力。作为一个追求探索与创新的职业人,我很快意识到企业架构的深远意义 – 它不仅是 IT 架构的另一种叫法,更是一种从项目层面向组织层面转变的思维方式,另外这种跨越技术、业务和战略的独特视角深深吸引了我。我记得在 2010 年公司的年度大会上,我连续做了 3 个关于企业架构的分享。那时,国内对企业架构的认知并不深入,金蝶等公司开始推企业架构,而我也积极在博客园写企业架构文章,甚至跑到金蝶的论坛转载这些文章,结果被误以为是他们的同事。

posted on2010-01-23 15:09 周金根 阅读(92570)

因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在当时很少,所以我从 2011 年开始就接到了来自多家企业的内训邀请,包括建设银行、国家电网等。这让我意识到,企业架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,它还是帮助企业解决复杂问题、提升效率和推动创新的重要方法论。

我的企业架构初心:与行业共同成长

那时,我持续进行“敏捷个人”的练习,这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,更让我与内心的使命产生了深刻的连接。这份使命感在我决定深入企业架构领域时愈发坚定 – 我不仅要精通这个领域,更希望能与行业一起共同成长。那时候,企业架构从业者本就稀缺,到了 2013 年,可能是整个行业中就不太认可企业架构,许多从业者也转变到其他关注点了,我曾关注的国外架构师们都停止了分享文章。

幸运的是,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兴起,企业架构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,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性。然而,真正懂得企业架构并能在实践中落地的人依然稀缺。我希望,借助我自己所做的贡献,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并应用企业架构,推动行业的发展。

2. 第一届大会:一场“意外的成功”

组织大会的初衷与挑战

第一届企业架构大会的举办,并没有太多前期的准备。五年前,企业架构在国内依旧是一个新鲜领域,大家普遍将它与 IT 架构和技术层面捆绑在一起。我作为一个从业十多年的企业架构实践者,认为自己有责任为企业架构的普及和推广做些事情。最初,我的想法很简单 – 组织一次 IT 帮的小型聚会,邀请一些专家和同行们一起探讨分享经验。尽管我并不喜欢组织活动,但作为发起人,我知道,这个领域亟待发展。

于是,我联系了现在的副主席,告诉他我的想法,希望他能组织此事。起初我只是希望能有 50 人来参加就可以了,但他却建议我扩大规模。那时,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受限,北京五环内连大型活动都难以组织,虽然我并不确定能否吸引到更多人,但最终我决定采纳他的建议。我们依旧租了场地,准备了现场大海报、做宣传等,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未知,那时我还是有些担心的,也做好了自掏腰包让大家聚在一起的准备,只是担心实际到场的人数会很少,到时我就尴尬了:)

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逆袭成功

然而,令我没有预料到的是,第一届大会尽管资源和时间有限,但却取得了意外的成功。我们成功吸引了 200多名业内从业者,许多外地企业也私信我集体报名。在没有预期的情况下,活动的反馈非常好,很多人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更加频繁地举办。最初的想法是微薄的,但通过这次大会,我深刻感受到企业架构领域的潜力和发展的需求。这次活动也未让我自己掏腰包,反而有了盈利,这让我对自己更有信心,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推动企业架构发展的决心。

3. EAGC 的诞生:从心愿到社群

为什么选择建立 EAGC 社群?

举办第一届大会并不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,但我确实希望在企业架构领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通过第一次大会的成功,我逐渐意识到,企业架构的推广不能仅依赖单纯的个人号召,而需要通过一个持续的组织平台,来长期推动知识的分享和实践的落地。虽然我曾经创建过 IT 帮社群,但由于我不喜欢过多的社交和活动运营,IT 帮至今也只是四个微信群,基本没有进行过实际的运营,只是有时分享一些课程信息和文章。

于是,我有了创建另一个社群来持续我在企业架构方面的贡献的想法。我希望 EAGC 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播平台,更是一个思想碰撞、经验分享、资源整合的桥梁。通过这个社群,能够汇聚更多企业架构从业者和爱好者,一起推动行业的发展。

内心的挣扎:避免个人利益化

创建 EAGC 社群的初衷是纯粹的,但在实际操作中,我也面临了不少的内心挣扎。如何保持社群的纯粹,避免它成为我个人私利的工具?这让我时常感到困惑。于是,我做出了一个决定:将社群的运营权和财务完全交给团队,避免自己不自觉地利用社群为自己谋取利益。因为我深知,只有保持社群的独立性,才能让它真正成为行业的价值源泉,而非个人私利的工具。从 EAGC 成立至今,我并没有在社群内发布过任何课程招生或者个人宣传的内容。我和每个成员一样,也需要缴纳社群的年费。我所获得的和其他贡献者一样,在月度或年度分享即可得到社群提供的现金奖励。

4. EAGC五年的成长历程

大讲堂月度分享

EAGC 成立后,我并没有直接介入社群的日常运作,而是选择通过月度分享和大讲堂等活动,逐步为社群注入思想和价值。社群的每个成员都在这些分享中受益匪浅。从最初的一两百人到现在的多个微信群,我们逐步打造了一个企业架构的实践与学习平台。每一次的分享,不仅仅是理论的传递,更是专家与实践者的智慧碰撞。我希望,未来的分享有更多的人参与,而我自己,能够继续在背后默默贡献,而不必站在台前。

2022.02 EAGC大讲堂分享

一次次大会背后的筹备与坚持

每一次大会的成功,都离不开背后团队成员、分享嘉宾、志愿者和赞助商的辛勤努力。社群的每一次进步,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,而我作为组织者,有时会觉得自己贡献甚微。我在准备活动中的参与并不多,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副主席和团队成员们承担,作为主席的我,更多的是提供一点支持和方向。这让我时常反思,自己是否真正在为社群的成长做出了足够的贡献。虽然如此,我依然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团队的付出和推动,这让我更加坚信,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。

5. 影响力的扩展:同行合作与竞争的思考

我为什么主动引入同行与合作伙伴

在 EAGC 的运营过程中,我深知,企业架构行业的成长不可能依靠单方面的力量,而是需要通过合作来共同推动。因此,我主动邀请了行业内的同行分享和参与社群活动,不仅能够提升社群的多样性,也能让更多声音参与到社群的讨论中。

起初,有些人提醒我,引入同行实际上是在将竞争对手引进社群,这确实让我犹豫了一下。的确,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中,很多时候同行被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,分享经验和资源似乎可能会影响自身的优势。然而,我认为,短期的竞争固然存在,但从长远来看,企业架构这个行业的真正价值,是建立在共同推动行业进步的基础上的。只有通过多方的协作与分享,我们才能打破各自的孤岛,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提升和实践经验的积累。

此外,引入同行不仅能提升社群的多样性,还能激发更多创新思维。每个同行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经验,他们的分享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,从而推动自身更好地发展。与同行建立起合作而非单纯的竞争关系,其实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。

邀请同行分享:互利共赢的理念

对社群来说,合作与分享是至关重要的。在每一次活动中,我不仅邀请了行业内的知名专家,也鼓励社群成员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。通过这种互利共赢的模式,大家不仅能够收获知识和经验,也能与同行建立联系,推动自身职业的发展。企业架构本身就是一个跨行业、跨领域的领域,只有通过合作与分享,才能让这个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。

6. 结语:展望未来,社群的使命仍在继续

过去五年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

回顾过去五年的 EAGC 发展历程,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凝结了大家的付出与坚持。作为社群的创始人,我有过质疑、挣扎,但更有期望与坚持。每一次社群成员的反馈,每一次分享会的成功,都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已经看到企业架构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应用,它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。

展望未来,我们将继续前行

未来,EAGC 将继续发挥企业架构的价值,持续为行业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思想碰撞。我们鼓励每一位从业者不断成长,推动行业的变革和发展。在未来的岁月里,我也将继续为这个领域贡献我的力量,同时,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我们的行列,共同为企业架构的普及与推广而努力。